在環保節能的載具熱潮中,除了電動車外,長期以來最受關注的都會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台灣在全球自行車產業供應鏈中的重要性眾所皆知。無論是青春時期的第一次騎乘記憶、近年流行的鐵馬環島或挑戰武嶺,乃至於國際頂尖等級的環法賽,台灣業界的參與一直未曾缺席。

然而,除了更精進的製程與規格設計進化之外,自行車在功能定義上並無太大的轉變;另一方面,在對於使用者價值與意義上,隨著場域以及生活型態的多面向發展,漸漸地創造或衍生了更多元的需求與發展。

長期在工業設計領域與產業鍊中服務的黃培樺(PEI-HUA),接受了紅點設計獎這次的訪談。他忠實地以自身的經驗與觀察,提醒我們除了專注在產品結構等功能性設計的追求外,使用者的心理訴求與生活環境的潛在需求,需要更積極且細緻地剖析,方能突破思考框架,產生創意與創新。

紅點:在共享單車的快速成長期過後,下一步發展的可能性將會如何?

Pei-Hua:近幾年共享單車的興起風潮是一股強心針,著實地打在單車文化演進的細小血管中。

有些人疑慮,共享單車的興盛會使得腳踏車的零售銷量減低,進而威脅到現有自行車產業。或許對於低階車款會有影響,然而從整體大環境觀察,共享服務帶動了更友善的單車移動環境,這同時也推助了自行車文化的發展。

對於還不想購買或擁有自行車的族群,共享單車的服務讓他們漸漸地喜歡上藉由自身力量驅動的雙輪移動方式。與專注在自行車運動與競技的情境不同,都會中的動線更富彈性地搭配著各式大眾交通工具,讓人們在通勤或休閒時間時,組合自己的移動新方式。

在運動與競賽情境裡,數據收集主要是為了訓練精準化。提供單車租用服務代替使用者購買擁有,以租金型式產生新的金流。我們能更進一步地想像,租用單車的服務平台,將同時產生使用者相關或騎乘環境的數據,這類由數據轉化而成的智能與洞察,將很有機會創造出更富變化的服務項目或金流。

共享單車有趣的地方並非在硬體,而是透過不同的散播應用與數量分佈,改變了人們在城市移動中的思考模式,以及與生活中其他面向的融合。對於中高階產品而言,短期內或許不明顯,但在未來將會是很有想像空間的競合關係。通常一個車主只會同時擁有一台Toyota;但對於法拉利、保時捷等車主們,往往那只是他其中一台車。

紅點:自行車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會有其他不同樣貌的角色扮演嗎?

Pei-Hua:我們相信自行車將會有兩類新趨勢:一種如共享單車,藉由整合生活交通的應用而受到歡迎;另一種則回到自行車的原始訴求:靠自己的力量來移動,以及永難忘懷的記憶——首度騎上自行車的喜悅。

相較於其他交通工具,自行車在本質上是相當貼近人性的工具—速度的最大限制在於人,而非機械。在追求更好更快的同時,也映照著對自我提升的追求與渴望。這種發掘自我,追尋個人認同的心理因素,也是社會創新的一種動力來源。社會創新的動力不侷限於商品功能與商業模式中,在思維上也開始改變著世界。例如:國際非營利組織 World Bicycle Relief(WBR),成功地在非洲與其它基礎建設缺乏地區,協助了當地社會,帶動了兒童教育機會,增進醫療服務,尤其對女性與兒童的發展更產生顯著的影響。

讓我們再度透視自行車在人類移動史中產生的驚喜感,如何在騎乘丶自身力量與輪子的合作中得以前進,同時帶出更多移動方式的新想像。

紅點:我們都知道台灣自行車業是全球中高階產品的關鍵生產供應鏈。除此之外,更前瞻性的創新發展,以及如何降低創新風險,您怎麼看?

Pei-Hua:過往消費者選擇品牌,信任的是品質水準;現在吸引消費者的是品牌對生活型態的論述。過去人們認同Lexus與Toyota之間的定位差異;現在消費者討論的是Tesla/Gogoro與「其他車子」間的認同。僅止於性能高低的差異,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旺盛的好奇心。

星巴克的魅力不在於它的實體咖啡;同樣的道理若運用在自行車上的話,如何定義與設計情境之間的移動模式,能在不同空間穿梭,接合各種工具,成為使用者個人的風格之一,都是我們值得探索的。

關鍵在於「選擇」與適化組合,也許不是資源多寡的競爭,而是各個經營團隊對於自行車的重新定義。

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不一樣的選擇」,往往需要突破性的創新推動。但如何能降低創新所伴隨的風險呢?善用第三方的專家與工具,例如:市場調研、國際競賽評鑑等。過往在台灣業界中,時而聽聞得獎作品「叫好不叫座」的評論,其實競賽評鑑的目的並非僅於保證訂單,而是更難以量化衡量的——創新力的參考評估。例如:蘋果與Audi他們多年來積極且持續地參與紅點,藉由國際級專家評鑑,做為企業創新力的長期檢示工具之一。